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李蔚 章咪佳 通讯员 刘杨

半个月来,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人在经过西侧广场时,会被五组巨型雕塑所吸引。

这五组名为《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的雕塑庄严矗立,气势恢宏。

广场中央是大型党旗雕塑《旗帜》,旗帜部分高7.1米、长21米,象征着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而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

拾级而上,走到雕塑《旗帜》前,向南眺望,是四组大型汉白玉雕塑《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这四组雕塑里,276个人物、583块汉白玉融为一体,庄重巍峨地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党史展览馆西侧广场

其中巨型雕塑《攻坚》由67位人物组成,这个叙事结构群雕,有着群山叠起、乱云飞渡、主峰矗立的磅礴气势——

主峰之巅是手持蓝图、现场指挥的科技工作者;主峰身后是抢险救灾的战士、钻井作业的石油工人、搏风击浪的黄河船工、飞夺泸定桥的冲锋队、建设美丽家园的各民族老中青三代……

《攻坚》的左侧

这座长15米、宽4.5米、高8米,比两层楼还高的雕塑,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奇瑞带领的团队主创。

6月30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展陈厅里,杨奇瑞带我们去看了一件雕塑初稿。它大约一米长、半米高,是《攻坚》在历时3年多的创作历程中,无数改动中的一稿。

《攻坚》创作中的其中一稿,现陈列于中国美术学院

从2018年6月接到创作任务,到今年6月正式完成,《攻坚》的创作团队也进行了一场“艺术攻坚”。

《攻坚》的右侧

(一)

五组雕塑中,《攻坚》的风格是写意和写实兼容。

“我们结合了东方意韵的象征主义手法、纪念性的内涵表现和写实主义的艺术技巧。”杨奇瑞说,《攻坚》展现的是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奋斗进取、攻坚克难,战胜各种限难险阻,直至取得新时代扶贫攻坚的全国胜利。

仅是定稿,《攻坚》就花了一年多时间。我们数了数初稿上的人物,多达50多位,但最后定稿是67人。“考虑到四组巨型群雕的人物数量要差不多,最后群雕人物增加到67人。”

杨奇瑞透露,三年以来,为创作参加的工作会议就将近50次。会议通知常常很紧急,“有时候甚至是早上出发,坐高铁五个半小时到北京,开完会连夜又赶回来,第二天继续创作。”

会议室里的投影屏上,切换着一张又一张创作图片,其中一张是十多人的主创团队在《攻坚》前的合影。

他们身后的雕塑就像一整块巨石,这块巨石又蓄藏着一种动感,“就像悬崖上飞出来的,有它前进的方向。”杨奇瑞说,“这象征着伟大斗争的精神、攻坚克难的气势,喻义万众一心、坚如磐石的意志。”

《攻坚》的背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转换角度,这块巨石又化为十二组群峰,错落叠起,像山脉一样连绵。“每一组场景群像,都做到了山势与人势合一,展现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百年史诗。”

十二组场景,前方主视角以新时代脱贫攻坚为核心,包括开路先锋、高原蓝图、抢险救灾、石油会战、红旗天渠、搏风击浪6个场景,背面则展现了铜墙铁壁、飞夺泸定桥、为了新中国、人民小车、极地科考、建设家园六个场景,浓缩了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攻坚故事,歌颂了攻坚勇士们艰苦卓绝、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这十二组都是建党百年历史中的重要篇章,具有象征性、典型性;同时,这些场景也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故事。”

杨奇瑞透露,场景的选取不仅概括了百年奋斗史,“譬如正前方是开路先锋的两名筑路工人,汉族工人和藏族青年在艰苦的高原环境中团结协作,位于群雕最前方的这两人象征着中华民族昂首挺胸、奋勇向前的精神,也是对未来奋斗之路的展望;后方是搏风击浪的黄河船工,山川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船工赤裸的脊背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两者作为群雕的一头一尾,蕴含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意向。”

“开路先锋”中的筑路工人

“搏风击浪”中的黄河船工

(二)

《攻坚》刻画了67位攻坚勇士的形象。细观之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自己的故事,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性。

“可以说,他们都是从党的历史中走来,担负着历史的角色,也担负着生活的角色。”杨奇瑞说。

“细细品读,在这座雕塑中,我们能找到很多曾经感动国人心灵的形象。他们身上,有很多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子,但又不是具体的某个人,雕塑在于体现他们的共性。”杨奇瑞说,正因如此,《攻坚》创作中的草图、小稿、大稿多达四五十件,从几十厘米见方的小稿,到展陈厅里那件尺寸般的大稿,一改再改,精益求精。

“小到每一个人物的增减或形象改动,都要出稿,有的还要送京请专家审。”杨奇瑞说。

《攻坚》的主创团队

从2018年6月接到创作任务以来,杨奇瑞所带领的中国美术学院创作团队一天也没有松懈过,这是一场长达三年的“艺术攻坚”。

《攻坚》创作团队主要由中国美术学院的十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去年疫情期间,校园里几乎就只对我们创作团队开放,没有后勤,吃饭都是自己在棚子里解决的。”杨奇瑞说。

大棚工作室里刚刚完成的泥塑

泥塑在去年7月完成。去年10月进入石雕加工阶段。

如今矗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的四组巨型群雕,总共由583块汉白玉组合而成,每组重600吨左右。

制作这么恢宏的作品,对石材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寻找合适的汉白玉,相关团队奔赴全国各地的矿坑实地,从石材大小、曲直、粗细、密度等方面多次论证,最终选定的汉白玉来自四川雅安夹金山脚下。夹金山,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过的一座雪山。

《攻坚》泥塑被切成140多块,运达到福建惠安崇武的一家石雕加工厂。在创作最后阶段的50天里,中国美院派出的主创团队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全程紧盯,齐心协力解决各种问题。

群雕中人物细节的刻画

“在今天,能用汉白玉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写实雕塑的工匠是非常少的。”杨奇瑞说,这件巨型雕塑,有的地方需要大刀阔斧,追求粗砺质感和抽象线条带来的力量感,有的地方又需要精致入微,于细节处藏着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在最后整体的呈现上,又要做到有虚有实、气韵贯通、收放自如。

这一切,团队都扛了下来。

“我今年60多岁了,而团队的其他人都是年轻人,他们非常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实践机会。”杨奇瑞说,“这次创作意义重大,对年轻的雕塑家们,不仅是一次专业上的试炼,更是思想上的洗礼和升华。”

“和专家的密集沟通,对英模人物的反复研究,团队都系统地深入地学习了党史。”杨奇瑞感慨,“到最后完成作品的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光荣和使命感。”

此新闻由一点资讯提供